close

前一陣子,和朋友帶領孩子,一行共二十多人去參觀攝影展。其間,在一幅得獎作品前,引起了小小的騷動。那個作品的情景是:一位老者在綠蔭下優閒、專注的閱讀報紙,經由解說員提及,才驚見圖像中,報刊的上緣,並立著兩隻小鳥,靜靜的似乎正品味篇章。當場,有一部份的人表示,不曾注意到那兩隻小鳥,而更有趣的是,年紀愈小的孩子,看到的比例愈高;反之,年紀愈大者,大多將這個部份忽略了,其中包括我自己。

其實,這一幅作品,在正式展出前,就經常在報紙上以黑白的版面刊載,何以天天視而不見、習焉不察?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課題。透過再三反思,終於找出了一塊很大的誤區,那就是「不用心」。正如《禮記.大學》指出的:「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」。因為無心或者粗心 感官被偏見所囿限,思緒為觀念所蒙蔽,導致錯失了真相、忽略了意義,在自己的愚昧中載浮載沉,不知所終……

一般人,在這紛紛擾擾的世間忙碌奔波,蠅營狗茍於名利情的滿足,不經意間就迷失了本心,很難得有靈台清明的時刻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既定的偏見益形頑固,後天的觀念更為強勁,再加上生活步調的緊張與急促,對待周遭的一切常常是浮光掠影、囫圇吞棗的態度,因此,也就與很多美好的人、事、物失之交臂了。

而孩子們受世俗規範、社會標準的習染比較少一些,所以能看到的、感受到的善意、快樂也就多一些。佛經中的這個小故事,是最好的註解:「佛陀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,夜睹明星而悟道,曾說: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」是妄想讓人迷失了本心,以致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。

儒家談心法,在《大學》一書中說道: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」安住於當下這一念心,就能領會「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興與人同。」的箇中三眛。還有,很重要的是,一定要正向思考,因為悲觀的人,在每一個機會中看到困難;而樂觀的人,在每一個困難中看到機會,是困難還是機會,往往在一念之間。思想是一種物質,念隨心轉、境由心造,想法不同,結果必然殊異。我們要透過智慧的觀照,重新轉化情緒與思維,將它轉到正向的一面,然後就能夠「看見明白」,也就是「明心見性」了。

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,因為最有價值的事物,不是眼睛能夠看到的, 你必須要用心去感受。唐代龐蘊居士有偈云:「一念心清靜,處處蓮花開,一花一淨土,一葉一如來。」

智者的識見,都在啟示我們這個道理。人的心是一條路,叫做心路,心開,路就開;路開了,沿途就有美妙的生命風景,為你而展現!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NTECH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